本校簡介
沿革
本校創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。建校之初因公館校地無法取得,曾先後借用銘傳國小、螢橋國中 、古亭國小及臥龍街校舍(現芳和國中 )上課達八年之久。六十五年六月遷入現址,至六十九年二月一日始將校區之房舍建設完成,擁有今日優美之校園。
民族實中發展階段概述如下:
(一)草創期(57-61年)-居無定所,教育事業,舉步維艱
建校於民國57年,原校地設在民族東路近濱江街處,故命名為民族國中。惟易受松山機場飛行噪音干擾,影響學生學習,乃另覓校地於羅斯福路現址──當時是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蠶業實驗改良場。又因蠶業實驗改良場遷移延緩,校舍無法動工,遂商借銘傳國小、螢橋國中、古亭國小、芳和國中教室上課。
(二)穩健期(62-89年)-百工齊發,校舍完善,人才興旺
62年3月蠶業實驗改良場騰挪部份用地,立即著手興建校舍,歷經3年竣工,隨即由芳和國中遷入今日現址。之後陸續興建籃球場、溜冰場、田徑場、學生活動中心兼室內球場及溫水游泳池,工藝教室。老樹參天環繞四周,擁有得天獨厚的綠地,校風民主,五育兼備的教育理念,吸引學子,風光一時。
(三)沉潛期(90-97年) -社區變遷、學生減少、亟待翻轉
「日中則昃」,盛極則衰,90年代起,學校周邊社區改造,學齡人口逐年下降,學校環境與設備經年累月已漸不符教育發展趨勢與潮流,教育環境丕變,遂走入低潮期,全體教職員工深感危機。
(四) 創新期(98-109年)-群策群力、專業領航、實驗創新
98學年度在群策群力的擘畫經營下,進行校園改造工程及教師專業發展全新啟航。藉由申請優質化工程、補助款等,讓校舍煥然一新﹔從99年度開始申辦教專、教輔方案,自此學校設備先進美觀、舒適,人性化、數位化、科技化,教學翻轉,教師教學卓然有成。105學年校內基層教師自主發起轉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,106學年度籌組實驗及課程發展核心小組,歷經多次會議對話討論,共塑學校新願景,共創學校實驗新文化,研擬實驗教育計畫,於107年6月順利通過臺北市實驗教育委員會審議,108年8月正式轉型為實驗國民中學,開啟民族歷史嶄新的一頁,111年通過續辦計畫,持續為教育走出新的希望。
現況
本校的校地面積有 21616 平方公尺,校園綠意盎然,設備完善。現擁有普通教室 12 間,特殊教育教室 10 間,專科教室 29 間,辦公暨其他處室 24 處,圖書 1 萬餘冊,更有佔地 1484 平方公尺的活動中心,室內溫水游泳池,環境優美寧靜。緊鄰師大分部,台灣科技大學,台灣大學等文教區,校風淳樸、師資優秀、社會資源豐富。